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成功不在於等待而是看準目標全力以赴-專訪劉酉校友


劉酉學長,第廿一屆工工系,1979年畢,現為賽普特公司總裁,學長自創Sceptre品牌,於2015年獲選為東海大學第十六屆傑出校友。

 
    學長從美國搭飛機回來台灣,剛踏進東海的第一印象,感覺到東海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樣的熟悉,老宿舍、餐廳、體育館前的草皮,到路思義教堂、文理大道,通通都沒變,讓學長感動的地方是感覺這些景象就像是昨天發生的事情,記憶猶新;而第二個印象,則是感覺人多很多,但在其眼中學區裡面的氣氛,跟學長卅六年前就讀東海一樣,完全沒改變。
 
大學多碰觸不同的事情
 
    東海工工系,基本上是工科的重要系別,當時學長對工工系並不了解,但是後來接觸到了,覺得其實工工系是蠻有趣的,最主要是這個科系能創造想像空間,在未來的發展比較廣;在各行各業,工工系是不可或缺的,是一個改變公司的代表科系,培養管理、會計、統計、數學、理化…等多方面的技能。
 
    如果把一個科目看成要考試、要去過這個關的話,壓力是會很大的;如果你當初討厭數學,卻又進入一個要很會計算的科系,當然興趣就會不高;學長進來東海,數學成績就非常高,所以並沒有壓力。
 
大學多元化 碩士再專攻
 
    現在所就讀的科系,往往都不會是未來會走的路,所以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工工系是一個很博學的系,什麼都接觸,「你要鑽研必須要去碩士班以上才可」,學長鼓勵大學生接觸得越廣越好,因為可以去找到相關性,真的遇到非常喜歡的再到研究所鑽研你所愛的科系。
 
    學長的學業在東海並不出色,班上有太多菁英、分數非常出色,他們在未來都發展得很好,學長在學業方面,從東海工工系開始,打穩基礎,接觸許多領域,發現對電腦特別有興趣,接著到美國加州福樂頓州大攻讀電腦工程碩士學位(1984年畢);學長認為在東海學到了很多數理、算數的部分,讓他學到了不放棄以及事事要追求完美的態度。
 
要有預測未來、掌握趨勢的能力
 
    學長的賽普特公司在1984年黑白映像管的時代開始做起,1993年發表液晶之後的發展過程中沒有停過,而在2000年是賽普特的轉型期,開始停止 Cathode ray tube(CRT陰極射線管,又稱顯像管),急速的去做LCD的顯像器,當時最大尺寸19吋;做完之後開始做電視機,這是一個產業非常大的波動,從映像管跳到LCD,是非常不容易的。
 
    那時開始有人做面板,但沒有人成功過,學長帶領著賽普特成為第一個跳進去的公司,從2000到2006年是全球的第一家,自認為是轉型,而不是報導所說的消失匿跡,期間的科技轉變供應給電腦所使用的映像管是真的沒有了,那時大家都還在做,而其則放棄了這個圈塊,而是跳進了另一個沒有人佔領的領域,然後全力的去做LCD這個產品,前五年LCD這個產業沒有人去做,賽普特從畫圖、設計慢慢扎根的去做,整個成品出來,都是賽普特自己去做。
 
    2001年開始有很大的起步,在PC產業(稱IT產業),與電子產業完全不相干的CE消費性電子(家電…)。一個品牌在前面10-20年做的是IT產業,今日說消失,但是事實上是跳到另一個產業CE產業,那邊是一大片空白,學長在CE這個產業占了一大部分的區塊,在北美百分之80的人認為賽普特是一個電視機,是學長的驕傲。品質、服務、價錢、反應速度,賽普特公司以這些特性作為最基本的元素。
 
行萬里路 勝讀萬卷書
 
    夢想最大的阻撓是自己,每個時代都有那個時代的背景,早期沒有網路的時代,你所知道的一定不是很多;現在很多資源、想學什麼都不難,況且現在有這麼多的東西,可以拿現有的東西,再加以創新,變成一個新的產品。
 
     學生方面應該可以更容易開放,不能只看那幾本書學習,現在的世界變得很快,要養成一半在課堂裡學習,另一半要與社會接軌,要知道現在社會的變化,並跳脫自我。如果在課堂上學一個小時的課,或許在網路上收尋資料五分鐘可能就點通你了;或許一本書你看了很久,都看不懂,而你一走出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真的就有可能恍然大悟。
 
再不瘋狂 就沒機會了
 
    在校期間學長參加了熱門音樂社,學長的樂隊一年表演兩次,就在銘賢堂、體育館外面草皮。除了這個社團,參加民歌、系隊,也擔任了籃球隊代表,常常與外校的工工系比賽,熱門音樂表演與系籃成為了學長大學生活中兩大重要的事情。工工全台聯會,當時在東海舉行,學長籃球比賽完,馬上趕去晚上的工工之夜表演。
 
    學長當時的樂團是四個人組合而成的,全校皆去看,每次學長要開演唱會時,路上的人都會說:「晚上那四個又要開演唱會了」,我覺得這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大家都會為了看學長的演唱會而刻意排開時間。學長當時就瘋狂的玩,玩玩吉他、打打籃球,都成為了學長心目中最美的回憶。
 
浪漫的地方 但幸福握在手中
 
    大學生對愛情都有憧憬,在東海這麼棒的校園中,不管哪裡都非常的美麗,在文理大道、陽光草皮都是很重要的地方,因為在這些地方促成很多對佳偶,但畢業後往往都不會在一起。關於當時的愛情故事,東海給人是一個浪漫的感覺,人不多,文理大道上也僅三個學院,人少易親近;此外勞作教育關係,讓校園像是大家庭。愛情方面都很單純,學長鼓勵我們在學校認識的朋友要盡量把握。
 
成績並不決定一切 重點是選擇正確
 
    現在看到成名的人,普遍在大學時期都不是很用功的人,臉書、蘋果…的創辦人,念書是否綁住一個天才?書念得很好的人百分之八十未來也會很好;但念不好的人也不見得以後不好,重點在於個性,若書念不好也不用後悔,重點是你要過得去,至少你有努力過,但以後的發展很重要,你要對自己認識,要選對自己的路,所以後面比前面重要,大學選錯沒關係,碩士與博士一定要選對,大學要多了解,即使你討厭,也要去稍加接觸,不管學得好不好,但對未來一定都有幫助!
 
    如果說大學是你最後一個學習階段,那麼這個大學將會是你未來出社會的縮影,但是你的老師、朋友不會在你身旁陪你,每個人有不同的領域。而你出社會後,人際關係必須靠自己去找尋,記得怎麼處理、怎麼做、怎麼學,出去能夠維持並去發揮最好。
 
在大學學到什麼 盡所能的去消化它
 
    教你一個東西,再教你另一個東西,把兩者消化,很多東西是後續改變、有翻新、有更好的。不要別人說一就是一,說二就是二,要懂得去探討事情的對錯是非。
 
    學長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課是在講分析模式,教怎麼樣做的經濟效應、算數據,課程中這個理論有兩套,一套是動態式計算方式,另一套是網路計算方式,學長畢業論文寫「動態網路方式」這是讓老師覺得奇特,每個理論都是分開獨立,學長在兩者間找到最優良的方式,去混合在一起,對老師而言是一個創新,而對學長而言這並不是一個創新,是消化並且活用它而已。
 
東海人精神
 
    東海畢業的人出去的有很多人求美,比較自由,對於實際上的,東海的人比較喜歡完美化,學長也習慣把每件事情做到最完美,包括論文、畫圖、實驗…等,這是一個東海畢業該有的「東海精神」。看不慣或是不喜歡,不會為了這些低頭,關於這些方面潛在影響,也許是教堂、也許是這個環境,這個美的事情,你會很驕傲你是東海人,你是東海畢業的!
 
東海特色
 
    高中進軍隊,大學參加勞作教育,對於一個男孩子而言,勞作教育應該不會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自己家裡也要割草、也要掃廁所,而勞作教育是很棒的制度,當時要進入東海大學前就知道有勞作制度,也不會排斥,現在回頭來看發現東海有這個制度真的很棒!
 
給在校生的勉勵
 
    任何人從不同的地方走出來都有不同的人生方向,今天你在學生時代,就盡你所能去做好一個學生該有的本分,去享受你的學生生活,以後很多事情,不是你現在就可以想到的,所以不用去擔心以後的生活。
 
    對於你所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去害怕而不去接觸,而是去多多嘗試,對於以後的判斷或是邏輯等方面都有好處;遇到一些不順暢的事,這些經驗也許能幫你解除困擾。
 
    這個社會任何時候產生的變動,不是在安逸的時候想像的到的,你要有一種能力,能隨時改變,把它變成正能量,而不要驚恐或是慌張失措,學長認為這比任何東西都還要重要,危機變轉機,每一個人都必須要有,越高的職位,越需要有。
 
討論式學習
 
    學長打算在東海開一個想像力的課程(例如:一台汽車能否把它變成是能在水上行駛的車子等),不算學分,讓你所知道的想法都提出來,知道可行與不可行,這是外國學生非常喜歡的課程,不要都在課本裡學習,而是透過溝通討論的方式。
 
保握四個原則 下一個成功者就是你
 
    很多事情,學生時代想不到那麼遠,要有一個信念,如果你的想法是對的,要支持你原有的信念,不能有一點挫折就不做了!保握四個成功要點與原則!
第一點:Absorption吸收。要吸收、消化資訊,吸收多元化的資訊並且消化它。
第二點:Acknowledgement確認。對事情要抓住主軸,了解覺得真正的價值,方向不能走偏。
第三點:Action行動。積極思考、怎麼推動、採取行動,沒有太多時間給你消耗。
第四點:Adjustment調整。要能夠在行動中去學習改良與調整。
    四個方向是學長認為在尋求時代變遷前,心裡要有的準備,要面對全球化環境的競爭者,這是必備的,不要因為覺得不成功而不做,成功不會不跟你招手,只要努力,有不怕失敗的勇氣,下一個成功者就是你!
 
 
                                                                                                                                                                                                                                                                                                                                                                        【校園記者/陳文翔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