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論文題目:

Effectiveness of Dispatcher-Assist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Private Home versus Public Locations for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Patients -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has been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in Resuscitation.

指揮中心派遣員指導的心肺復甦術在私人住宅與公共場所對院外心臟驟停患者的有效性 - 回顧性世代研究

指導教授:翁紹仁教授

作者:

陳治圩(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博士生)

黃碩焜(新竹台大急診總醫師)

翁紹仁(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教授)

陳彥儒(亞洲大學附設醫院主治醫師)

康朝為(臺中市政府消防局高級救護技術員)

江文莒(雲林台大醫院副院長)

劉士嘉(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助理教授)

黃沛銓(新竹台大急診部主任)

背景:指揮中心派遣員指導的心肺復甦術(DACPR)顯著提高了院外心臟驟停(OHCA)患者的存活率。然而,DACPR的有效性可能會因心臟驟停的地點而異。本研究比較了私人住宅與公共場所的DACPR結果。

方法:這項回顧性研究納入了2021年5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期間在台中市發生的所有啟動緊急醫療服務(EMS)的OHCA事件。受過訓練的派遣員分析了所納入案例的音頻錄音,以提取DACPR指標。主要結果是成功進行的胸部按壓比例。次要結果包括OHCA識別的比例、求救到胸部按壓的時間、求救到OHCA識別的時間、未能識別OHCA的原因,以及未能進行胸部按壓或未能完成指示的原因。次分組分析了兩個地點間的求救者與患者關係。

結果:研究納入1,160名OHCA患者,其中1,009例發生在私人住宅,151例在公共場所。公共場所的患者年齡較小(60歲對比75歲),男性比例較高(81.5%對比59.9%),且目擊倒地的比率也較高(40.4%對比26.7%,p < 0.001)。公共場所的胸部按壓執行率較低(41.1%對比65.5%,調整後比值比[aOR]: 0.48 [0.31至0.75])。公共場所的OHCA識別比例較低(51.9%對比76.9%),且呼叫到OHCA識別的時間較長(108秒對比79秒)。公共場所的呼叫者更常遇到危險環境或物理障礙(16.4%對比8.3%),並拒絕執行指示(11.0%對比4.1%),但面臨的情感或心理障礙較少(0%對比8.3%)。在私人住宅中,家庭成員的胸部按壓比例較高(67.1%對比53.8%,aOR: 1.81 [1.15至2.83]),且進行胸部按壓的時間較短(160秒對比171秒,調整後β值: -30秒 [-55.6至-6.3])。

結論:本研究顯示公共場所的DACPR效果低於私人住宅,這可能受到求救者因素、環境條件和求救者-患者關係的影響。發展特定場域的策略對於提高DACPR的有效性至關重要。

關鍵詞:心肺復甦術,緊急醫療服務,緊急醫療技術員

期刊:Resuscitation是一份每月發行的國際性跨學科醫學期刊 (Impact factor:6.5)。所發表的論文涉及心臟驟停的病因、病理生理學與預防、復甦訓練、臨床復甦以及實驗復甦研究,儘管與動物研究相關的論文僅在其具有特殊興趣且直接與臨床心肺復甦相關時才會發表。與創傷相關的論文偶爾會發表,但大多數涉及創傷性心臟驟停。該期刊被歐洲復甦理事會認可為其官方期刊。

 

相關報導(請連結下方網址)

AED使用率僅2%!入選聯發科精選的新創,怎麼讓全民參與急救?|Meet創業小聚